雷池典故

  


  项目类别:民间文学
  项目级别:市级
  传承人:-  项目批次:-


雷池故里

bkimg.cdn.bcebos.jpg


根据《望江县志》记载:雷池,一名大雷池,也称大雷江。唐《元和郡图志》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县界,东南积为池,经县而入于江。”北宋《太平寰宇记》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发自源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谓之雷池。”《词源》载:“雷池,即大雷水,今名杨溪河,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雷池吞吐江流,控九江至安庆、南京之长江通道,扼蕲、黄、太,宿内河之咽喉,虎视长江,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设大雷戍,东晋庾亮《报温峤书》云:“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毋过雷池一步也。”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刘裕讨卢循,自雷池进军;宋孝建元年(454),江州刺史臧质判其党羽鲁弘卞戍守大雷;陈永定二年(558)进军大雷,拒梁进犯,梁丞相王琳率兵进攻大雷,屡攻不克,终至挫败;梁王僧辨征讨侯景之乱,屯军于大雷;明刘六、刘七、齐彦铭等农民军三过雷港,皆以雷池天险可凭。雷池不仅为江防要地,而且风景壮丽,南朝诗人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中是这样描绘雪江胜景的:“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等。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有“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 “天与水模糊,不复知地厚”等吟咏雷池诗句。

明天启年间,沙塞雷港口,雷水改道华阳,雷池由沼泽而演变为圩田。


不越雷池一步

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东晋时置大雷戍,为江防要地。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含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庾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毋过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温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后来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语,即源于此。明天启间(1621-1627年)雷池口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从望江县华阳镇流入长江。又因居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之咽喉,形势险要,故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雷池,也名著史册,“不越雷池一步”也成为后人熟悉的一个成语。张友茂《雷池赋》云:“茗山阜丰兮,地执水堂三利,炫重奎文而浮屠。堪尔曰:雷以载道,池以泽民;道绮举望,民倚胜江。辞寓雷郡岸,赋藻雷港贵。诗落雷沙韫,文蔚雷阳瑞。雕望辞俊而志兮,志当寄之体物。琢江赋鸿而物兮,物当寄之以歌。屏山岳之岩岩兮,登奎楼而诵古。纵川甫之坦坦兮,戈横槊而折戟。清风豁岭,池流延约兮远近山。冬荣斜照,三孝精义兮性仁善。”。



  • 参考资料

  • 1.不敢越雷池一步 .汉典[引用日期2021-09-17]

  • 2.许振生主编;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新华成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01:62

  • 3.雷池故里.望江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2022-10-19]

  • 4.不越雷池一步 .望江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2022-10-19]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三孝故事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