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别:民间文学 | 项目级别:县级 |
传承人:- | 项目批次:- |
山歌的来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次外出私访,游荡了一天,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只好上客店投宿。哪知客店已满,结果,秦始皇好说孬说,店主才让他到火房歇息。
鼓至三更,斗转星移。隔壁走出一人小便,此人抬头看了看天,说道:“不好,帝星已离位。”秦始皇被这话惊醒,心想:莫不是在说我。连忙换位缩躺到灶前。这时,又听一人说:“我来看看。哟,帝星是离了位,还头顶壁星,脚顶灶星。”秦始皇更是吃惊不小,自己正好头靠壁,脚顶灶。看看没地方好躲,就随手把挂在墙上的篰篮拿下来盖在身上。紧接着走出第三人说:“不错,还身背篰篮星。”秦始皇可真吓坏了。第二天一早,就问店主:“请问店家,火房隔壁昨天歇宿的是些么事人?”店主答道:“是三位读书人。”秦始皇心想:这些儒家文人有如此本事,能看星观斗,我躲都躲不掉。他们要想杀我,还不是笼里摸鸡——十拿九稳。不行,得想法子整治他们。
秦始皇一回朝,立刻下了一道诏书,将儒家文人都押到边关修筑万里长城。可怜这些文人汗流如雨,肩肿皮烂。中途想休息一下,无奈,挑的是尖底箩,箩筐放不稳,稍泼下一点土,便是一顿皮鞭。就这样,不知累死病死多少人。
一时间,悲声遍野,怨气冲天。玉皇大帝闻报,急派观音圣母下凡察看。观音圣母手捧净瓶,脚踩祥云来到下界一看,这些儒家弟子好似绵羊过火焰山——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连忙降下云头,变成一位面目和善的老太婆,在每人的扁担头上系上一根彩色丝线,并口授山歌。奇怪的很,丝线一系上,文人们肩上的担子立刻变得轻飘飘的,这肩上一轻松,心里一高兴,嘴里就不知不觉的唱起了山歌。一人唱众人和,越唱越响,越唱越亮,此起彼伏,漫山遍野。把那些押差的兵勇听得胆颤心惊,手中的皮鞭也不敢举起来了。
秦始皇得报此事,马上派兵把每个人扁担上的丝线收缴了。但山歌在人们心中收不走,人们照样唱。只要一唱,担子就轻了。后来不光这些文人唱,连其它民夫也学会了唱。南也唱,北也唱,传遍了神州大地。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不光在挑担时唱,在犁田拔草,锄地砍柴,打鱼采茶时或劳动间歇时,人们都要唱一唱山歌,以减轻疲劳,抒发抒发心中的感慨。
神蜂大助朱元璋
元未明初,朱元璋与元兵大战鄱阳湖。朱兵败,由江西湖口沿长江而下,退到了望江县的武昌湖内。元兵战船百只,乘胜也追到了武昌湖,并把朱元璋的战船围在了中间,短兵相接,战斗异常激烈。两边是飞箭如蟥,刀枪剑戟杀得是血肉横飞,昏天黑地,朱军被元兵打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势了。
朱元璋见自己的部下越打越弱,急得高声向天大喊:“有人能救我朱元璋,我坐天下就封你广惠王,有神能助我朱洪武,战后我重修金身做庙宇。”
恰巧,汪少卿在武昌湖边龙山脚下牧猪,听到朱元璋的求救声。心想:朱元璋是中原的英雄,元兵是外蒙的靼子,现今的元主皇帝已昏懦无能,民心已散,我不免助朱元璋一阵,让其早登宝座,天下早日太平。想到此,即大喊:“朱元璋忽慌,我汪少卿即来助你。”喊罢,立刻放出自己养在龙山洞内的神蜂。
霎时,遮天蔽日,神蜂狂舞。汪少卿口念咒语,一群群的神蜂嗡嗡嗡地直飞向元兵的战船,把所有的元兵元将刺咬得头肿眼黑,疼痛难忍,纷纷落水而亡。朱军见状,士气大振,一个个冲杀到元兵的战船上,直杀得元兵哭爹喊娘,朱元璋大获全胜。
战后,朱元璋携同军师刘伯温一同登岸寻找相助之人汪少卿,却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踪影,只好望空拜谢。之后,朱元璋登基,在洪武元年传旨册封汪公少卿为广惠王,并招他进京就任。那料传旨钦差到望江武昌湖龙山查访,还是不见其人,只有一座汪公坟在。当地百姓谁也说不请汪公是人还是仙。
朱洪武皇帝听了钦差回复,即命当地官府为其坟重新修缮了一番,并在一旁修建了汪公庙。从此汪公坟和汪公庙的名字传扬到长江一带,招引得太、宿、望等县的百姓都前来敬香朝拜。汪公庙内常年香火不断,猪头、鸡公、鲤鱼等供品丰盛异常。之后,越传越神,说汪公已化做了神仙,专为百姓避灾降福。所以前来的人个个诚惶诚恐,求汪公保佑发家发福,添子添孙。
龙山周围的人纷纷解囊为汪公庙浇铸了一口一千多斤重的大钟,钟声一响,海底龙王也能听到。所以,汪公庙内常有海龙王前来与汪公陪伴。
说大话──各摊二百五
有姨夫三个,老大、老二都有钱,三姨夫是个穷光蛋,夫妻俩全靠挑大粪过日子。这天在河边洗粪桶,大姨夫和二姨夫摇摇晃晃地来了。大姨夫对二姨夫说:“二姨夫,今日我们来敲一下三姨夫。”二姨夫说:“怎么敲?”大姨夫说:“我们约他一同去坐酒馆,吃完以后就讲大话,讲的最小的就付酒钱。”“好!好!”二姨夫高兴地拍手说到。
“三姨夫在忙啊?”
“啊,二位姨夫来了,走,走,到我家吃饭去。”
“不用,不用,今天我们一同去坐坐馆子。”
三姨夫听了,心里想:我哪有钱陪你们去坐馆子,不去又不好意思讲,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去。
坐进馆子,大姨夫与二姨夫大大方方要了许多好菜和好酒,吃喝后一算帐要付五百个铜钱。二姨夫说:“今天这酒钱叫哪一个付都不好。这样行不行?我们来讲大话,哪个说的最小,钱就归哪个付。”“好吧,好吧。”老大、老三都赞同。
二姨夫叫大姨夫先讲,大姨夫叫三姨夫先讲,三姨夫说:“从大到小,大姨夫先讲。”
大姨夫说:“好,我先讲。镇江金山寺里有个鼓,初一敲一下,一直响到十五。”
二姨夫说:“真不假,我正好在镇江办事半个月,天天听到鼓响。“三姨夫真相信。二姨夫接着说:“我家门口有条河,摆渡是用盆,上面能装几千个人。有回起大风,盆子摆了摆,就淹死了几百个人。”大姨夫应和着说:“真不假,那次我正要过河,没挤上,要不然也淹死了。”
三姨夫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大话,付账吧身上只有一百个铜钱,只好说:“大姨夫、二姨夫你们在这里等一等,我回家拿钱来付账,马上就来。”
三姨夫垂头丧气地跑回家。三姨娘见了,就问:“你跟二位姨夫去喝酒,遇着什么事不高兴啊?”三姨夫说:“唉,莫谈,吃完饭付钱时要讲大话,哪个讲的小些钱就归哪个付,我一时讲不过他们就回来拿钱。”三姨娘追问说:“他两个讲了什么大话啊?”三姨夫说:“大姨夫说镇江金山寺有个鼓,初一敲一下,能一直响到十五。二姨夫说他家门口河里摆渡是用盆,一次能装几千人。”说完叫三姨娘拿钱。三姨娘说:“莫急,莫急。你到床上睡着,不要做声。大姨夫、二姨夫等你不到,一会肯定要来找你。”
过了一会,果然大姨夫、二姨夫气昂昂地来了。三姨娘说:“大姨夫,二姨夫来了。”两个姨夫沉着脸回道:“来了,三姨夫呢?”三姨娘说:“莫谈,莫谈,三姨夫他闯了一个大祸。”大姨夫、二姨夫吓得一跳,忙问:“闯了什么大祸?”三姨娘一本正经地说:“昨天他到江边去锄草,突然江那边一条牛伸个头来吃草,把地里麦子吃了一大片。他急忙回来,驮个长竹篙去赶牛,不想竖起来时把天戳破了,犯了天条。现在天兵天将要来捉拿他。”大姨夫一听,说:“莫瞎讲,哪来许大的牛,头能伸过江?”三姨娘说:“没有这么大的牛,你那金山寺的鼓皮不就扪不成了?”大姨夫被抵得哑口无言。二姨夫接着说:“三姨娘吃江水讲海话,世上哪有许长的竹篙能把天戳破?”三姨娘说:“没有这么长竹篙,你那几千人坐的大盆的箍不就没有了?”
大姨夫、二姨夫听了无话可说,只有回头去付酒钱。大姨夫对二姨夫说:“你也不要讲盆,我也不讲鼓,我们一人各摊二百五吧。”
孙二圣大战李老君
在望江县杨林乡境内,武昌湖边的龙山脚下,有一个很神秘的坟。坟的主人名叫汪少卿,相传为隋代仕臣,做过扬州牧。后弃官隐居在望江县武昌湖南岸的龙山洞内,以养蜂牧猪为生。
龙山周围的百姓都欢喜到他家捉猪仔回去养。因他的猪不得灾病,而且还能养得很大很肥,人们都习惯叫他猪亲家,猪家公。汪公在外牧猪时总欢喜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因此,得到一个雅号——雨笠烟蓑一仙翁。
传说汪公仙逝后,只见斗笠不见遗体。所以汪公坟里只有斗笠而没有汪少卿的遗骸。这是怎么回事呢?有诗道:“当年老君到磨叉,要捉猴头海口夸,惹怒云游孙二圣,打败老李与哪吒。”
话说一天,西天王母娘娘在宫中开第二次蟠桃大会,宴请诸神。不料,守护蟠桃园的四太子哪吒急匆匆地赶来,单膝跪地道:“启禀王母娘娘,园内的蟠桃不知又被何人偷吃光了。”王母娘娘一听,白析的脸变得像关公一般。怒吼道:“是谁这样胆大包天,又敢偷吃我的仙桃,这回捉来,定斩不饶,你们说是谁呢?”说完,用犀利的目光扫向众仙,吓得大家面面相觑,低头无语。
憋了一会,李老君出班奏道:“据老臣推测,这次仙桃被偷,有可能又是孙猴头干的,别人无此大胆。”玉帝听了,点头赞同道:“此言有理,但不知他现在何处,你们谁统领天兵天将把这个玩劣的猴头捉来,本帝定有重赏。”
众仙早已领教过这猴头的厉害,想当年大闹天宫,无人能敌,谁都不敢主动领旨。李老君见无人上前,心想:话是我说的,我不想去捉猴头也得去,等玉帝开口指向我就迟了。只好硬着头皮说:“老臣愿领旨,定把那猴头捉来。”
海口好夸,心里真害怕。李老君带足了十万天兵天将,令哪吒作先锋,太白金星为军师,众仙驾起祥云,排山倒海般地到五湖四海寻找孙悟空。九天十八洞都找遍了,连个影子也没见着。众天兵天将精疲力乏,怨声冲天,很是不耐烦了。太白金星见状劝老君道:“天上虽几日,世上已千年,我们都找了几千年了,也不见猴头的影子,也许他吓得不知躲到哪个旮旯里,不会再出来闹事了,不如我们回天庭复命算了。”李老君道:“众天神稍安勿躁,圣旨已领,现在无功而返,就不怕玉帝责罚吗?”听此言,众神很是无奈。李老君又道:“列位别心灰,南海观世音定会知道猴头的踪迹,我这就前去打听。”说完就驾云前往南海而去。
不料观世音菩萨已被梅福仙翁邀请到大雷县(今望江县)的香茗山云游去了,李老君只得返回领着众天神飞往大雷县的香茗山。
当经过大雷县武昌湖南岸的龙山顶时,只见祥云冉冉,白鹤啼鸣。老君定睛往下一看,有两个人正坐在龙山脚下下棋。棋盘东边的一个,身体瘦小,双臂特长,毛茸茸的脸,怀抱一根金尺,还边吃桃边下棋,其状很像孙悟空。棋盘西边的一个身披蓑衣背带斗笠,童颜鹤发,仙风道骨,不知是何许人也。
李老君心里暗喜: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不管这猴头是真是假,且把这两个下棋人一起捉拿,回去好交差。又一想,不可鲁莽,如果是真的孙猴子就很难对付。于是,吩咐众天兵天将不可轻举妄动。又暗暗下令,命木吒撒下天罗地网以免猴子逃走,命哪吒快到香茗山去向观音菩萨借法宝,然后自己在龙山顶上悄悄地磨起托天钢叉(所以龙山又叫磨叉山)。嚓、嚓、嚓,把钢叉磨得雪亮。然后,便偷偷地潜到吃桃人的身后,想来个攻其不备,一钢叉就叉住他的颈部。
何曾想那吃桃带下棋的不是孙大圣,而是大圣的徒弟孙二圣。这二圣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领比孙大圣还高。不但法术无边,而且喜好云游交朋友。与汪少卿已交往多年,情趣相投,每年五月都会来吃汪少卿栽种的水蜜桃,还要与其汉河楚界地大战一番。此时正在吃桃下棋的孙二圣突觉眉心一动,心里一算,知道了李老君正要偷袭自己。心想,今天倒要叫你老君头尝尝我孙二圣的厉害,就佯装不知,暗示汪少卿偷偷地躲进山洞。汪少卿心领神会地说:“稍等,我与你端杯热茶来。”说完就进了山洞。刚一进洞,李老君就拿着钢叉偷偷地杀到了孙二圣的身后。说时迟那时快,不等钢叉近身,孙二圣一声长啸,一筋头就翻上了云端。抬起猴腿就洒下热尿,此尿非同小可,是丹田真火炼成的,比老君八卦炉中的温度还高。只见这猴尿就像火山爆发中的岩浆一样向李老君泼去,顿时,李老君被烧得东躲西藏,钢叉被烧化了,自己也被热尿烧得焦头烂额,昏倒在地。众天将一个个吓得都不敢下来相救,还是太白金星用云帚把李老君救起,带着众仙逃走。二圣的一泡尿不知烧坏了多少树木草丛,也冲出了今天的武昌湖。
不说众仙如何逃离。话说那哪咤从香茗山观音菩萨那里借来法宝——玉如意,正急匆地赶到。虽见众仙败走,他仍不甘心,怒冲冲气昂昂地祭起玉如意。霎时玉如意飞向空中发出千丈霞光打向孙二圣,好个孙二圣不慌不忙地拿出量天金尺抛向天空(此尺原是盘古量天用的),口念法语,只见那金尺发出万道金光把玉如意架住,两件法宝在空中打斗起来,发出乒乒乓乓巨响,大地都震得抖动起来。结果,玉如意被金尺打断,跌落尘埃。哪咤见势不妙,踏上风火轮急忙逃往香茗山去了。
孙二圣哪肯罢休,即纵筋斗追到香茗山的莲花尖,见哪吒躲到了观音菩萨坐下的莲花宝座里,只好作罢。但心中担心众天将见他一走就会回来找好友汪少卿的麻烦,也不拜见观音就急忙赶回到龙山脚下,唤出汪少卿,叫他把蓑衣斗笠埋在地下,修造了一座假坟,然后带他到杨州去赏月炼丹,后又一同四海云游去了。所以龙山一带从此不见汪少卿的踪影。清同治年间,有个屡考进土不中的穷秀才周汤纯曾作了这样一副对联挂在坟边:
濯武昌湖四十里清流,俗净尘空,蓬岛飞鸢来彼岸。
枕磨叉山五千年白石,松高花暖,杨州明月梦前生。
土地公公吃本事
土地庙里烧香许愿的百姓供上三牲副食,都让土地公公一个人吃着喝着。土地婆婆在一边看着,心想:我也是一个内当家,你也应该留点给我吃吧。一日三,三日九,土地婆婆无法,有时就捡些残渣剩汤吃吃喝喝。一天,土地公公要上天去开会,就对土地婆婆说:“土地婆婆,我要去开会,要有来烧香许愿的人,对烧香求么事的人,你万一做不了,就让供品摆着。来了愿的东西你就吃脱,事情是我办过了。要是来许愿,我们有些名望,你也可以把供品吃脱。万一没有本事替人办事的就不要吃,得人家的好处就要替人消灾耶。”“老头子,你一走着,我会当家哟,能吃的我就吃,不能吃的我就搁着嘛。”土地公公听了就大摇大摆地走了。
等土地公公一走,土地婆婆坐在庙里不耐烦就出来东一张张,西一望望,一个人影也没有。不由自主地叹道:“唉呀,我这个人也就真可怜,也是前世没修得好,他一在家,烧香的,了愿的,香火不断。他一走着,难道你们这些凡人也知道。有些小问题我哪不能解决。耶!来了一个人,挑着一个大猪头。”土地婆婆连忙缩进土地庙坐好。这人一到,就把大猪头及食品往香案上一摆,口中念道:“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在上,今天我不为别事,就是我家酸枣正在开花,这两天,特别是今天和明天,一点风都不能起,吹落一朵花就一棵枣子。”讲完拜了拜就走了。
土地婆婆心想:风有风伯,雨有雨婆。就是土地公公在家,这个大猪头也吃不到。何况我土地婆婆。老头子哎,我看你回家怎么吃这个猪头?不一会,又来一个人,也是摆着一个大猪头和一些食品。心中念道:“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在上,我今天开船是从上江到下江,希望顺风又顺水。等我横过江以后就起风,逐步增长。”南风旺午,土地婆婆心想:哎呀,这个猪头也想不到吃,我哪有那回天之力,叫起风就起风?耶,又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挑着猪头来摆上。拜道:“土地菩萨在上,我是一个农民。现在是田里也干着,地里也干着,要是平地落上五厘雨就最好。望土地保佑这一方。”这人一走,又来一个人。摆上猪头就说:“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在上,我是做草纸生意的。今天,我一日一夜就要赶到卖的地方。望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保佑今天莫下雨”。又难倒了土地婆婆,干望着几个猪头淌口水。
天也渐渐晚了,日落西山鸟归林,土地公公回来了。一看,四个大猪头齐齐地摆在香案上。就问:“今天东西这么多,你怎么不吃哟?”土地婆婆答道:“这些东西我是想不到吃哟,你也想不到吃!”“是怎么回事哟?”“老头子,你听着,今天来了四个人,一个是家里枣子开花,从现在起到五更头一点风都不能起;一个是驾船的,要起偏北风,越大越好;一个是农民,田地都干了,望现在就下雨,最好要平地下五厘;一个是做草纸生意的,最好是从现在到明天早上蒙细花的雨都不能下。你说这怎么解决?”“哎呀,怪不得你不敢吃,我敢吃嘛,照吃!”土地公公说罢,大口大口地吃将起来。土地婆婆望着土地公公狼吞虎咽的样子,馋的口水直淌。疑惑地问:“老头子你只顾吃,如办不了事,我看你索何过哟?” 土地公公边吃边甩诗:“嘿嘿,我要大风顺河沿,不进酸枣园,夜里落大雨,日里就大晴天吗。”“哎呀!这真是吃就该你吃,喝就该你喝哟。” 土地婆婆不得不佩服的说。
忘恩负义的传说
忘恩是个人的名字,负义也是个人的名字。人家都说忘恩有道德,是个好人,都说负义不好,无良心。所以今人把“忘恩负义”连在一起讲那知恩不报的小人。
传说有一天,一个脏兮兮的老太婆到忘恩家去要饭,忘恩见这个老人怪可怜的样子,就把刚准备吃的一碗粥给她吃。老太婆吃了粥进一步要求说:“我无依无靠,就到你家过,行不行?”。忘恩说:“行,我就是讨米讨饭也不会让你饿着。”老太婆说:“我年纪这么大,什么事都不能做。”忘恩说:“不要紧,我就把你当亲娘一样服侍。”于是,忘恩每天出外讨米讨饭把两个娘吃,这一讨就是三年。这天老太婆(观音娘娘变的)心想:这忘恩果真道德好,惜老怜贫。三年养我这个脏老太婆真不容易,就对忘恩说:“我要回家看看,临走嘱咐你一些话,一定要记牢。” 忘恩温顺的点点头。老太婆继续说:“今后,你如果遇着大难,蛇虫蚂蚁都可救,人千万不能救。你三年讨饭养我,我也没有什么报答,这一只鞋把你,紧急之时一丢,就能能用上。”说完就不见了。
过了不多时,此地发大水,水一下子就冲到了忘恩的家门口。忘恩慌忙背起老娘想逃又逃不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背上的老娘突然开口说:“伢子,你把老太婆给的那只鞋拿来试试。”忘恩急忙找出鞋往门外一丢,哇!猛然变成一条大船停在门口。忘恩就把娘背上船,船就随水淌。淌着淌着,碰上一个叫负义的人在水里挣扎,口喊救命要淹死得很。忘恩想救,想起老太婆的话:不管什么都能救,就是人不能救。正在犹豫不决,负义见到了船就拼命的大喊:“救命!救命!”忘恩听了于心不忍,那有见死不救之理。于是就把负义救了起来。负义上了船,感激得很,拜忘恩的娘做娘,并与忘恩结为干兄弟。负义大些为兄,忘恩小些就为弟。听说忘恩以前要饭供应娘,对忘恩就尊敬得很。船又随水淌,一会飘来一棵树,上面有一窠蚂蚁,忘恩就要救,负义说:“蚂蚁救么事。”忘恩记住老太婆的话,还是把一窝蚂蚁救进船仓。负义说:“不能救喂,蚂蚁到船上会到处爬,我们睡都睡不安呢。”奇怪的很,蚂蚁到船仓一个都不乱爬,乖不过的。船又行,不一会,漂来一团草,草上一窠老鼠,急得乱叫。忘恩又要救,负义说:“兄弟耶,这老鼠不象蚂蚁,救到船上打洞,连我们三个人都要淹死。”忘恩说:“这也是性命,打洞也只有让它打,救还是要救。”于是又把老鼠救上船,也乖不过的,一下都不乱跑乱咬。
船继续随风淌,又飘来一窠蜂子,要淹死得很。忘恩要救,负义又说:“兄弟呀兄弟,这蜂子比不得蚂蚁和老鼠,救上来,刺到人要痛死。”忘恩说:“原来一个老奶奶交待过,是性命就要救。”又把蜂子救上船,蜂子也乖,不刺人。
后来,船靠上了岸。负义和忘恩就上了岸讨饭。夜晚就回船上睡,一过又是三年。这年皇上招考,负义念过书想去考,就对忘恩说:“兄弟,今年皇上出榜要考状元,我想去试试,你就在家侍奉老娘,等我考上做了官就回来接你们。”“好啊,你去考,我在家侍奉娘。”忘恩点头同意。负义打上包袱就上京赶考,不想一走几年无音信。忘恩和老娘在家惦记着负义,就一同上京去找。来到京城一打听,负义当年还真考了个状元。忘恩母子俩非常高兴,一找二找找到状元府。负义听到忘恩母子俩找来了,怕丢了自己的面子,心里很不高兴,就叫手下人把他们带到偏房里,自己晚上去会见。晚上,负义来了,老娘一接到就哭:“儿啦,你一走几载,可把为娘想坏了。”忘恩说:“我与娘一路讨饭至京,吃了千辛万苦,就想见见你。”负义:“白天,我实在是抽不出身。你们一路辛苦,今晚就早早安歇吧。”说完就走。
这个负义安了坏心,派手下人搬许多干柴围在四围,想点火把这母子俩烧死。可怜忘恩哪知这些,睡到二更天了,只听“叭”的一声,一只硕大的蜂子在他面前讲话:“忘恩大恩人,你可记得那年发大水救起的一窝蜂子?我就是被救的蜂王,今晚你们有大难,我不得不来救,负义要害你母子。”忘恩不相信地说:“不可能吧?负义与我结拜弟兄,今天还热情招待了我母子。”蜂王说:“你哪知,自从负义中了状元就变了心。今天你们来有损他的面子,于是他叫手下人拿了许多干柴围在屋边,到三更就要用烈火连屋连人一起烧掉。不信,你看看房外。”忘恩从窗户往外一看果然如此。想去开门,门又上锁了。忘恩说:“这如何是好?!”蜂王说:“大恩人,不用怕,我特地来救你们,你和你母亲一人爬在我一边的翅膀上,我就能把你们带走。”
就这样,蜂王救出了忘恩母子俩。并叫娘儿俩去告御状。皇上看了状纸很生气,世上竟有这等遇恩不报,见娘不认,还要杀人灭口的人。马上传旨把负义带上殿,负义见没有烧死忘恩娘儿俩,还告了状,心里很害怕。但嘴上还是很硬,说:“我没有这样的娘和兄弟,他们本是讨饭的。我同情,就好茶好饭地招待他们,还留宿,没想到他们见我荣华富贵,想赖到我,赖不成还告御状,扰乱朝庭,理当斩首示众。”皇帝平时很宠信负义,相信了负义的话。可单凭负义一面之词就将他们斩首于理不通。负义察言观色,知道皇上下不了决心。就说:“只要找个借口就能斩他们。”皇上说:“有什么好法子?”负义想了想说:“叫他娘儿俩在今晚把一斗黑白在一起的芝麻捡得黑是黑的,白是白的,就不斩首,否则就不留情。有一粒混杂都不行。”皇上恩准。
大监把一斗黑白混杂的芝麻给忘恩分捡。忘恩心想一晚上要分捡开一斗黑白混杂的芝麻是万万不可能的,只好等死了。这时蜂王又来了,并带来成千上万的蚂蚁。蜂王说:“恩人别怕,我知道你又遇难了,我带来了被你救起的蚂蚁,它们会分捡芝麻,你只管放心睡觉。”果然,不到三更天黑白芝麻全被蚂蚁分捡开,一粒都不混杂。
第二天,皇上见难不倒忘恩,准备放了他娘儿俩。负义急了,又说:“这肯定是妖怪,不早斩要祸害江山社稷。”皇上一听,心想也对。就说:“你可有什么好法子难倒他们?”负义说:“明朝皇上公主不是出嫁嘛?叫忘恩明早上就办十桌酒菜,各桌的菜还不能重,不给他一个帮手,他要办不到,就斩他。”皇上又恩准了。忘恩接到圣旨又焦昏了头。这时,蜂王又飞来了,说:“别着急,你原来不是救了一窝老鼠嘛。”“是救了一窝老鼠,与这有么关系?”“我就去通知它们。”蜂王招集了被救的一窝老鼠说:“你们的大恩人遇难,现在是你们报恩的好机会。只要你们分头通知京城的老鼠,叫它们把所有王公贵族家里的好菜都在今晚偷来就行。”于是这一夜,东家的碗柜咬通了,西家的厨房被打了许多洞,众多老鼠偷了正好能凑齐了十桌的好菜。
第二天,太监禀报皇上。皇上一听,吓得直哆嗦。说:“这真是妖,这还得了,不斩是不行了,可没有借口怎么是好?”负义说:“皇上别急,法子还有一个,公主出嫁时,用一百乘轿让忘恩猜,猜中了就不杀,猜不中就斩。”皇上又准奏。
当时,忘恩真难住了,一百乘轿,一模一样的,怎能指出哪乘是公主坐的?这时,蜂王又飞到忘恩耳边说:“恩人,莫着急,我飞到哪乘轿子的顶上,哪乘就是。”说完就飞走了。九十九座轿子都过去了,忘恩还没指出来,负义心里暗乐,今天你肯定要被斩首。第一百个轿子出来了,忘恩看见轿子的顶上有蜂王,就立马指着这乘轿说:“这就是公主坐的花轿”。当然一指一个准了。
受了这么多的责难,忘恩很是伤心,指着负义愤怒地说:“皇上、诸位大臣,这是个没良心的人,阴险毒辣,不能在皇帝身边做官。”接着就把事情的原委细细地说给皇帝和大臣们听了。负义说忘恩不识字,是个妖怪。忘恩说:“我当时是为了让你去考,才说自己不认字的,现在我俩当场比考,看状元该是谁的。因有蜂王在暗中相助,一考,忘恩比负义强,皇上就把负义杀了,把公主许配给了忘恩。
一粒米渡三关
古时,有个名叫三关的地方遭大灾,颗粒无收。百姓只有吃树皮、啃草根,死的死,逃的逃。
就在这时,开来一大队粮船。百姓看了那白花花的大米,都想来买,可价钱昂贵,实在买不起,只有少数有钱的人家买了米。其中一个姓王的人,看着白米,肚子咕咕直唱空城计,口水直淌,可就是无钱买,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
走到家门口,突然从天上掉下一个东西。王某捡起来一看,很象一粒米,但有鸡蛋大,心里很奇怪,转念一想:有了。马上回头找到那粮老板说:“你买的米不算大米,是小米。”粮老板一听,说:“什么话,我卖的是江南标准的大米,你不信?”王某摇摇头说:“你的米没有我的米大,我的米大得可跟鸡蛋比。”粮老板说:“口出狂言,世上哪有这样的米。你真要有,我所有船上的米都给你。”王某说:“空口无凭,我们到县衙评公,当面比比。”粮老板同意了,找了几粒顶大的米跟王某一道进了县衙。
知县升堂,听过呈词,叫两人把米都拿出来比比,王某说:“先画押,后比。”粮老板根本不把这个穷汉放在眼里,就画上押。王某就拿出了鸡蛋大的米,把所有的人都看呆了,粮老板无可奈何,只得把运来的白米全部给了王某。
王某就召集所有无钱买米的百姓上船分米,让三关的穷苦百姓渡过了灾年。
宰相、尚书与县官
从前,有两位书生到县里过考。歇在一个客栈。二人一见如故,性情相投。就焚香拜天拜地,二人就结为异性兄弟。
闲谈之间,得知两位夫人同时都怀有身孕,就立盟为誓。日后各自都生下男孩就结为兄弟;如各自生下女孩,就结为姐妹:要生一男一女呢,就结为秦晋之好。
之后,二人同时考上了秀才,后又同时考中举人,最后京榜高中都考上了进土。殿试时二人被皇上点为榜眼与探花。后来一个做了刑部尚书,一个拜了相。
宰相的夫人生下了一个千金,尚书的夫人生下了一个光头。两个孩子现已长大成人。因是指腹为婚,事先有约。宰相就配上了丰厚的嫁妆,并陪嫁了许多田地。不想,尚书得了田地还要宰相再为此还三年皇粮。
宰相不服,就到所在县衙评理,说:
有月也是期,无月也是其。
除了期边月,外加欠是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尚书也不示弱,就说:
有力也是功,无力也是工。
除了功边力,外加纟是红。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县官见两位是高官都不能得罪,就说:
有口也是和,无口也是禾。
除了和边口,外加斗是科。
不念新亲戚,要念老同科。
宰相马尚书见县官和稀泥,都不依,非要县官下断不可,被逼无奈,县官只好硬着头皮说:
有米也是粮,无米也是良。
除了粮边米,外加女是娘。
本是娘赔女,不是女还粮。
长工巧智斗地主
从前,有个地主专欺负长工,吃饭也限制,做事也限制,要少吃多做。所以,许多人都不愿到他家做长工,其中有一个人不怕就去了。
他对地主说:“第一,我吃饭不多,只要看到饭就饱着。”地主心想:别人多少还要吃一些,他只看看就饱着,高兴地连忙答应:“好嘛。”“第二,我不到你夫人房里去。”“那当然不能去”。“第三,我不做下沉的事。”“这是好要求嘛,你淹死了还要我赔棺材”。“第四,我做事,不打团团转转。”“好!好!做事就是要实在,打打转转就耽误了工。”“第五,我不用黑牛。”“行,行,我家没有黑牛,都是黄牛,麻花牛。”“第六,你吃的东西我不吃。”“那当然,你自然不能跟东家一样的吃。”“口说无凭,立字为据”。长工最后强调说。地主佬巴不得立下字据,心想:我正怕你日后赖帐呢,就满口答应。请了中人,办了一桌酒饭,立下字据。
上工的头一天,吃中饭,地主佬叫人打了一大桶饭给长工望。可长工不管三七二十一盛起饭来是左一碗,右一碗,一连吃了七、八碗。把个地主佬吃着了急,忙跑过来说:“你不是说望见饭就饱了吗?”这长工把嘴张开说:“你望望,可望见了饭,要望不见,我还要吃耶。”那怎能望得到喉咙里的饭,地主佬只好捺鼻子喝了一盅。
第二天,地主佬叫长工到夫人房里挑粪桶。长工就不去,地主佬说:“我叫你做事为什么不做?”长工说:“不是我不做,事先讲好的,不能到夫人内房里去。”地主佬无话可说,就叫他挑担吃水到厨房,他也不挑。地主佬生气地说:“怪事,吃水不是长工挑还是哪个挑?”长工不急不慢地说:“我事先讲过,下沉的事我不做。”地主佬一想:挑水是把水桶往水里一沉才打到水呀,又没得话说。中碓也是下沉的事也就不行了,就叫他牵磨,牵磨是团团转转的事,他也不干。
最后,地主佬就叫他去用牛。长工用到半下午,日头还老高的时候就牵牛回家。地主佬一见,气得胡子翘多高,质问道:“你怎么就回来了?”长工眼睛望着天说:“字据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写着,不用黑牛嘛?你看看天都快黑了,我当然要牵牛回来罗。”哦,原来是这么个黑牛。地主佬气得肚子痛,但又无可奈何。
为了报复一下长工,在一次吃饭时,就把他们吃剩的饭菜给长工吃。长工推开剩菜剩饭说:“不是说好了,你们吃的东西我不吃。要重新烧饭给我吃,不然,我就请中人来评理。”地主佬气得肚子闷得狗肉熟,又怕把事张扬出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把剩菜剩饭给长工吃。
一年到头,这个长工事情没做个么事事,那的工钱少不了一文。时常把地主佬气得半死,还无法申冤告状。这就是长工巧智斗地主的故事
讲述者:佚名,收集整理:鲁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