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百家论坛 > 网络评述

“望江挑花”老式织机摆上合肥街头 合肥在线

发布时间:2015-07-21 17:54 来源:未知  编辑:望江挑花  浏览次数:    [ ]
晨报讯 11月26日,一架老得发黑的织布机和一架吱声四起的纺线机被放到了铜陵路和长江东路的一家市场大门口,两位带着浓厚的南方乡音的老师傅不紧不慢地用着两架机器,一个在纺
  

    


       晨报讯 11月26日,一架老得发黑的织布机和一架“吱”声四起的纺线机被放到了铜陵路和长江东路的一家市场大门口,两位带着浓厚的南方乡音的老师傅不紧不慢地用着两架机器,一个在纺棉线一个在织老布,这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好奇。据老师傅介绍,纺的棉线和织的老布是用来“挑花”的。而她们此行目的就是为了宣传“望江挑花”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望江挑花”始于唐代,约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望江织布机搬上街头
 
      “那不是老织布机吗?”26日,住在义乌小商品市场附近的宋女士发现,小商品市场的大门口放置了一架老式织布机和一架老式的纺线机。“30年前我也织过布纺过线,这些机器我都会用。”时隔几十年,重新见到这些“老家伙”,宋女士备感亲切,一时技痒。
 
       26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市场,在大门口的一张红毯上,果然见到了宋女士所说的织布机和纺线机。织布机和纺线机很是老旧,跟旁边的现代建筑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织布机上织布,她带着浓厚的乡音说:“我们从望江县来,今天是给大家介绍‘望江挑花’的。”据老人介绍,她正在织的布就是为“挑花”而准备的。
 
       神秘工艺令市民好奇
 
      虽然宋女士曾经也织过布纺过线,但是听到“望江挑花”一词,还是一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望江挑花”,许多市民对此充满了好奇。
 
      记者通过现场的几位师傅了解到,“望江挑花”是一种刺绣工艺,因为是望江地区特有的,因此被称为“望江挑花”,目前这一工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乍一看,这种工艺跟现在流行的十字绣很相似,但现场的几位师傅说两者的区别很大。据她们介绍,首先用布存在区别,挑花用的布是老布,而十字绣则是十字布;挑花的图案取材于传统文化,十字绣的取材范围比较庞杂;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挑花所制作出来的工艺品,正反面都很平整,但十字绣的正反面却差别很大。
 
      两名师傅还在现场演示了“望江挑花”,只见在她们飞针走线下,一件古色古香的徽州古建筑作品逐渐成形。看见师傅们的作品,市民们十分感兴趣,纷纷围在两位挑花师傅的身边仔细观看,还时不时地提出疑问。
 
      王女士是个十字绣爱好者,绣品已经有上十幅,她看着看着,一时手痒,“这有什么难的,肯定一上手就会。”可是等师傅们让她绣一个最简单的针法时,王女士竟然皱起了眉头,“还真不能小看它,绣起来真不简单,十字绣就一种针法,这个就有了4种之多。”
 
      在现场,一对夫妻在向师傅们索取关于挑花的介绍材料,他们说:“每件挑花作品都有许多中国的文化元素在里面,很耐看,我们都很喜欢,想要点材料多了解一下‘望江挑花’。”
 
      四人队伍壮大至千人
 
      被“望江挑花”吸引过来的市民络绎不绝,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传统工艺曾差点失传。后来在一位黄梅戏演员的努力下,才使会挑花的人越来越多。
 
      茹占群是一位黄梅戏爱好者,年轻时曾经学过黄梅戏。30多年前,他在老家去探视住在医院的病人的时候,发现许多病人家属都带着有挑花的被套,“第一次发现,感觉挑花绣品就非常的美,我深深地被那种美吸引了。”
 
      后来,茹先生在广播上听到“望江挑花”被列入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准备把这一传统工艺介绍给更多的人。”茹先生说,但等他去找会挑花的人时,却发现许多人都不会,“那时候年轻人都想外出打工,没人愿意学,当时我只找到4个会挑花的人。”
 
      来到合肥的挑花师傅就有当初四人中的一位,她说,“我从10岁开始‘挑花’,很喜欢这个,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技艺。”
 
      据了解,现在掌握“望江挑花”这一工艺的已有千人。


 
      本报记者 廖路/文
 
      本报记者 高博/摄
 
 
 
编辑: 尹茹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