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挑花文化底蕴深厚,创意独特,寓意深沉,构图精美,内容丰富。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是望江人
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前,望江挑花作为家庭代代相传的女性手艺,遍布于鸦滩及其周围的乡、村,几乎是所有女性必须通晓的手工技艺。其针法、图案、
制作,皆以上辈传下辈的方式传承,在这一千余年的传承中,望江挑花有过两次大发展。
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解放前,望江挑花作为家庭代代相传的女性手艺,遍布于鸦滩及其周围的乡、村,几乎是所有女性必须通晓的手工技艺。其针法、图案、
制作,皆以上辈传下辈的方式传承,在这一千余年的传承中,望江挑花有过两次大发展。
唐末大发展。初期的挑花是用麻与发为原料,制作敬神用品。因其原材料来源极其有限,适用范围非常狭小,难以发展。相传唐末大文学家罗隐在香茗山
莲花书院研讨民间文学、工艺期间发现千姿百态的挑花制品后,倍感兴趣。他认真深入研究,引导山姑以棉线代替发线,以棉布代替麻布,由敬神用品扩大到
生活装饰品。望江自古就有种植棉花的传统,早有“潜山的麻,太湖的茶,宿松的烟叶,望江的棉花”之说,为挑花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从敬神用品扩大到
生活装饰品,拓展了挑花制品的用途,为挑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望江挑花在晚唐以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香茗山一带,几乎家家户户老妇少女
都将挑花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娴熟的技艺、精致的图案,是女儿们的荣耀,父母的期望,夫婿的自豪,也成了构筑温馨家庭和幸福生活的传家宝。一根针,一
绺线,在经纬上游织出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亭台楼阁、人物风景、树木瓜果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充分展示了妇女们的智慧、技能和才华。
随着挑花的普及和发展,妇女们又在“精”、“细”上下功夫。从棉到布、耕、摘、搓、纺、织;从布至饰品,经、浆、挑、绣、刺等,都是精挑细选,精纺细
织,精挑细绣,用她们的心智挑出了精巧和意韵。
解放后大发展。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挑花艺术,特别是1979年、1981年、2000年为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承制沙发扶手、靠垫时,望江县委县政府、鸦
滩区委区公所及鸦滩镇党委政府都成立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实施。2000年为按质按量交付成品,时任县委书记的鲁德同志,派王秘书在鸦滩检查
督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解放后第一代传承人郝杏娣、帅根元为骨干的老艺人,曾收集挑花制品和资料200余件,呈送给省群艺馆,并对望江挑花的技
法、设计、色彩进行不断的探索、总结、研究。首先将传统技法归纳总结为:挑、钻、游、织、敲、包、绣、滚八种,从理论上定名、定性,概括出作用、特
点、艺术效果。使之便于学习、传承;其次,研究总结图案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解放前,望江挑花没有专门的图案设计,是三分传承、七分创造,靠妇女
们的心智、悟性和经验即兴创作。1982年,安徽省群众艺术工艺美术研究室出版了《望江挑花》,详细介绍了望江挑花的形成及艺术特点和价值等。老艺人
帅根元、王仕福等借鉴、移植工艺美术的基本理论,深入研究了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并逐渐使之规范化、程式化。使图案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都达到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崭新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望江挑花的文化艺术品位。
望江挑花两次大发展各有特点。唐末大发展是横向的普及,量的飞跃。她的影响和价值存在于普通老百姓之间,“挑花艺养在深闺人未识”。挑花是一家一
户进行,成品主要是家庭装饰及馈赠礼品,追求的是艺术价值。解放后的大发展是纵向的提高,质的升华。她的影响和价值主要存在于工艺美术家和学者群体
之间,“墙内栽花墙外香”。20世纪80年代以后,挑花是在公司的组织下进行,成品主要是出售,追求的是经济价值。今天,我们要认真总结两次大发展的经验
教训,做到“质”与“量”的统一,“普及”与“提高”的统一、“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统一,群众与艺术家的互动,为望江挑花注入新的生机。
望江挑花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种技艺精湛、享誉国内外的成熟的手工艺品。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越来越现代化的今
天,她的发展既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男耕女织的封建社会,挑花是妇女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代女性几乎都不从事这项劳动。
老一辈艺人去世后,挑花工艺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危险。因此必须采取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成立公司等措施,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使挑花工艺的特殊价值得以
延续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