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特征

望江挑花艺术的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04 15:41 来源:未知  编辑:望江挑花  浏览次数:    [ ]
挑花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术,俗称十字挑花架子花,即在布料上依据经纬线的组织,用细密的小十字挑织成花 纹。挑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流行地区很广,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普
  

 

      挑花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术,俗称“十字挑花”“架子花”,即在布料上依据经纬线的组织,用细密的小十字挑织成花纹。挑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流行地区很广,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普遍[1]。由于各个地域的经济、文化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挑花艺术呈现了丰富而独特的多样性特点。广泛流传于安徽省望江县的望江挑花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作为安徽民间的特色工艺,望江挑花曾分别于1979年、1981年、2000年三度进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作为装饰,2008年望江挑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2]。 1    望江挑花的产生与发展 望江挑花艺术相传始于唐代,距今已有着1 100多年的历史[3]。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将幸福和安康寄托于神,初期的挑花就是专为敬神之用。于是将青年男女的长发拧成发线,在麻布上挑成“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八卦”“太极图”等,作为祭祀的供品以祈求上苍的庇护。成就望江挑花艺术的民俗化形式,应归于唐末隐居于望江香茗山的文学家罗隐。当时民间的挑花制品引起了罗隐的重视,他引导妇女用棉线代替发线,用棉布代替麻布,又从敬神祀品扩大到生活装饰品,使之逐步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2]。挑花艺术也逐渐成为妇女必须精通的一种溶艺术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手工技艺(图1),她们人用一根针、一根线在经纬布上营造出一片魅力的天地,并在图案造型、布局构成、色彩形式、针法工艺等方面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