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大地

发布时间:2015-06-27 17:08 来源:未知  编辑:望江挑花  浏览次数:    [ ]
雷池大地 2007年10月30日17:16 古雷池积淀着一方厚土,孕育着一方勤劳智慧的百姓。望江挑花一门需要用宁静、缜密与爱心挑织的艺术,即诞生于此,并经过约1000余年的演绎,成为一朵传
  

雷池大地

 
2007年10月30日17:16 
  古雷池积淀着一方厚土,孕育着一方勤劳智慧的百姓。望江挑花———一门需要用宁静、缜密与爱心挑织的艺术,即诞生于此,并经过约1000余年的演绎,成为一朵传世奇葩,享誉海内外,备受世人的珍爱。在望江挑花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笔者对这一民间美术工艺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采访。

  A 始于惟美 缘于传说

  从安庆出发,乘坐汽车大约个把小时,就可到达望江县,它便是闻名遐迩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所在地,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特别是手工艺品更富有传统特色。望江挑花工艺驰名海内外,是我国手工业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

  望江挑花,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世代相传。据考证,这一艺术最早始于唐代,约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说,在唐代兴盛时期生活于雷池大地香茗山麓的一方百姓,一直守着地少人稀的峰、峦、岭、岗,过着“日里撑船撒大网、夜里点火织网纱”的日子,虽不太富裕,但还算安逸。或许是出于一种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在日复一日的“男耕女织”之余,天生爱美的村姑们便常常一起琢磨着怎样把自己亲手织就的纱巾、头布添些花纹来,就这样,最初的望江民间挑花便在村姑们的揣摩中应运而生了。

  望江挑花不仅仅是一种土生土长便于家庭代代相传的简单工艺,而是一种要通过不同针法,挑、钻、游、织,才得以完成的精美艺术。与四川挑花、湖北挑花、云南挑花相比,望江挑花以其能形成正反成趣的独特技法,凸现了望江古雷池文化的精深。据说,最初指点并传授这一独特技法的还是唐代大文学家罗隐呢。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中、晚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罗隐为避“安史之乱”期间的兵火战乱,几经跋涉,寻寻觅觅,来到地处皖西南边陲,位于太(湖)、怀(宁)、望(江)三县交界处的香茗山中蛰居栖身,并过着一瓢一钵、石头支灶、拾柴为炊、卖文兑米、渴饮山泉、饥食野果、茅棚作屋、山石为床的贫寒生活。一年秋天,罗隐在山中采撷贮备过冬的野果时,正巧遇上几位头系布巾的村姑,也在山上采果打秋,于是,儒雅斯文的罗隐很有礼貌地迎上前去施礼问候,并与她们边采果边攀谈起来。从村姑们忙碌的身影中,罗隐发现村姑们头上那飘忽不定的白底蓝花头巾,虽然美观、大方、耐用,但由于其花卉图案是飞针走线刺绣的,其正面虽然好看,但反面的针脚线较乱,很不雅观,于是灵机一动,建议村姑们今后刺绣不妨用针在白底布上的两面进行挑绣,并随手从身旁的柞树上折下一根针样的长刺,对着村姑们取下的头巾做演示,村姑们把罗隐的指点默记在心,回去后便拿出针线和白布按照罗隐的指点挑绣起来,果然,挑绣出来的图案正反成趣,如同一辙,令人耳目一新。尔后,这一独特技法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便成了望江挑花之特艺。

  B “挑”出意趣 “钻”出芳华

  望江挑花别有意趣,娴熟的技艺,精致的饰品,是女儿们的身价与荣耀,也是父母的期望与骄傲;是夫婿的自豪与微笑,也是构筑温馨家庭和幸福生活的护身符和传家宝。虽仅凭一根针、一绺线,在经纬布上游织,但它织就的是智慧、是靓丽、是文化。

  从棉到布,耕、摘、搓、纺、织;从布到饰品,经、浆、挑、绣、刺等等,每一步都讲究一个“精”字和一个“细”字,只有精耕细作,精挑细选,精纺细织,精刺细绣,才能相得益彰,独具特色。一样粗细的纱、一样洁白的布、一样细密的针、一样灵巧的手,才能挑绣出一样的诙谐与意韵。

  二龙戏珠、狮子滚球、凤穿牡丹、蝴蝶扑金花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及亭台楼阁、山石泉林、牡丹、秋菊等一个个文人景观和植物构图,以及神话传说、喜庆福寿、吉祥如意等,既栩栩如生,异彩纷呈,又颇具特色,巧夺天工。

  望江挑花,飞针走线主要有两种针法:一种是“挑”,一种是“钻”。“挑”是一种十字针法,分单十字和双十字;“钻”,织品正面是阳花,背面是阴花,立体感强。不同的针法运用,挑绣出的饰品图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效果。如以“挑”为主的游花,细腻、鲜明,正反图案花纹一致;运用钻花原理形成的织花则兼顾提花的感觉、钻花的效果,凸现了技艺的精湛和娴熟。

  C 三度进京 展现魅力

  望江挑花之所以能传承千年,并备受人们珍爱,除了它与生俱来的“土、特、奇、古”四大特点外,还在于它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构图及挑、钻技巧。大到一个地域、一个村庄,小到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构图各有各的心智,挑、钻各有各的技巧,但终究他们又都是仅凭一根针、一绺线在青与白、蓝与白的搭配中“游刃”。也正是这门看似简单,又颇具奥妙的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们一次次找到了美的感觉和享受,人们才得以代代相“惜”,承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

  1979年,在安徽省群艺馆、博物馆及有关专家、艺术家的关爱和推介下,深处乡野、鲜为人知的望江挑花第一次入选首都人民大会堂。一只孵于香茗山麓,在古雷水中扑腾了千余年的“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天鹅”,直扑青云。

  1981年,望江挑花二次入选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的靠垫、手扶垫再一次展示了望江挑花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赞美的目光;1982年,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群众艺术工艺美术研究室联合出版了《望江挑花》,详细介绍望江挑花的形成及艺术特点和价值等;1985年由安徽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师张志综合合肥(古称庐阳)、望江(古称雷阳)两地挑花艺术的特点,创造设计出一种名叫“庐阳”的花布,曾由安徽印染厂大批生产,畅销中外,并打入国际市场;2000年,望江挑花三进北京。面对一个个接踵而至的荣耀,望江人尤其是望江文化界深谙望江挑花这一艺术稀珍的价值,他们旋即通过举办各种展览、研讨等形式,全面开启了继承、弘扬、开发的序幕,加快了搜寻、抢救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的步伐。

  首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一曲《挑花舞》,红遍宜城,人人称绝。1992年的中国旅游产品交易会和中国黄山工艺美术品博览会,1999年的广州工艺美术品博览会,2000年的芜湖旅游工艺美术品博览会……望江挑花一次次闪亮登场并一次次获奖。

  像百草园中千万朵奇葩一样,望江挑花正沐浴着新世纪的雨露阳光。在望江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争取下,不久前,安徽省已将其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系列抢救、保护、扶持、发展的措施正化为望江人的自觉行动。

  人们坚信:望江挑花这枝饱含泥土芳馨,且深深融入草根文化的民间工艺奇葩,将再放异彩,而且会越开越艳丽。
 

(责任编辑:魏炳锋)
 

相关文章
图文资讯